醫健寶庫:OCT:診斷青光眼的新標準
青光眼是可引致永久失明的最常見眼疾。患者的視神經會經歷慢性退化,逐漸喪失對光線的敏感度。由於大部分青光眼案例的視神經變化非常緩慢,不少患者甚至沒有留意到自己出現視力障礙。
雖然測量眼壓有助評估患上青光眼的風險,但高眼壓並非構成青光眼的診斷基礎。事實上,大多數亞洲區青光眼患者的眼壓都是正常的。要準確診斷青光眼,需要對視神經進行結構評估。
快速評估視神經 高分辨率
光學相干斷層掃描(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,簡稱OCT)技術的出現,改變了青光眼的診斷和評估方式。新一代青光眼的臨床診斷,不再是檢測視盤凹陷和杯盤比的增幅,而是基於OCT對視網膜神經纖維層(Retina nerve fiber layer,簡稱RNFL)的厚度和神經視盤緣寬度,作出客觀評估。在2016年的世界青光眼協會青光眼診斷共識會議上(詳情可瀏覽英文網頁https://wga.one/wga/consensus-10/),國際眼科醫生和視覺科學家達成共識,認為青光眼的臨床診斷,需要檢測RNFL的變薄和視神經盤緣的變窄,而OCT可客觀且可靠地測量這些數據,所以OCT已成為目前診斷青光眼的標準。
最新的OCT技術僅需數秒即可以提供快速、高分辨率的RNFL和視神經盤緣掃描。愈來愈多臨床證據表明,覆蓋視神經區域和黃斑區的OCT成像極為重要,可用於測量RNFL的厚度,以至檢測和監測青光眼。
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正與全球多家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公司合作,利用大學研發的技術診斷和篩查青光眼。只要整合OCT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,將有助發現早期的青光眼患者,並及早提供治療,防止患者的視神經持續退化。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眼科學系系主任及臨床教授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